建设单位 |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项目名称 |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项目 | ||
报告编号 | HBAHZP-2021010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林家桢 | 建设单位地址 | 石家庄高新区秦岭大街116号 |
评价项目组 | 项目负责人 | 张海娟 | 检测项目组 | 采样人员 | —— |
报告编制人 | 张海娟 | 检测人员 | —— | ||
项目组成员 | 王丽、刘阳、孙秋娟 | 报告编制人 | —— | ||
报告审核人 | 刘立然 | 报告审核人 | —— | ||
现场调查人员 | 张海娟、孙秋娟、闫召玲 | 调查日期 | 2020.9.28 | ||
采样人员 | —— | 采样日期 | —— | ||
检测人员 | —— | 检测日期 | —— | ||
项目简介 |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属于“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4道路运输业—5412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模:该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22.1245亿元。线路总长3.77km,均为地下线,共设地下站2座。车辆段、停车场、控制中心依托1号既有工程。项目拟建地点。该项目西起槐安路站,东至一期工程接轨站西王站,依次沿京赞线上庄大街、中山西路敷设,途经鹿泉区和桥西区,主要串联了上庄路沿线居民区、上庄镇卫生院、上庄集贸市场、上庄镇政府、上庄商务广场及中山西路沿线居民区等客流集散点。项目建设单位。该项目建设单位为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日期:2010年04月14日。法定代表人:付朝立。注册资本:壹佰捌拾叁亿零贰佰壹拾玖万柒仟柒佰陆拾元整。企业地址:石家庄高新区秦岭大街116号。经营范围:以自有资金对国家非限制的或非禁止的项目进行投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管理;轨道交通运营、运营服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综合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配套开发;物业服务;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广告的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新能源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售电服务;轨道交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租赁;房屋租赁;轨道交通车辆、设备维护和管理;会议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城市公共交通车票代理服务、公交卡代理服务;组织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展览展示服务、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其办公室设置在集团安全质量监督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职业卫生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总工办、规划发展部、物资设备部、人力资源部、安全质量监督部、工程管理部、前期工程部、运营分公司等。该项目由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后交由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运营分公司成立了职业卫生领导小组,指定安全管理部为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1名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及工程利旧情况。该项目由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后交由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运营分公司指定安全管理部为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该项目建成后依托运营分公司现有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1号线全线设张营停车场、西兆通车辆基地、南牛停车场,本期工程无新建场段;控制中心位于石家庄市长江大道与秦岭大街交口西北角,为整个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的控制中心,包括6条线的线路控制中心及全路网应急指挥中心;1号线三期工程无新建主变电所。该项目各岗位平均周工作时间约为40h,夜班有设有休息时间。1号线3期的运营管理将由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运营公司承担,由于该项目增加6辆车,1号线原有车辆段、停车场新增部分岗位定员,控制中心、自动售票系统等不新增定员。该项目近期规划定员162人,远期规划定员163人。 | ||||
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下: 物理因素:噪声、全身振动、微波辐射; 化学因素:硫化氢、氨; 粉尘:其他粉尘。 | ||||
结论与建议 |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按第1号修订单修订)(GB4754-2017),属于“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4道路运输业—5412城市轨道交通”。 依据《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G54道路运输业-G541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一般。 因此,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一般。 | ||||
专家组评审意见 | 专家组听取了建设单位与河北安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对《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介绍并进行了认真评审,《报告》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了识别分析与评价。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一般。专家组认为《报告》按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1.完善评价依据; 2.完善工程分析内容,明确人工作业工序及内容; 3.完善类比分析,如:类比企业照度超标的原因及拟建项目采取的措施; 4.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5.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分析; 6.补充专家提出的其他合理意见; |